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产后恢复的误区,千万别中招了!

发布日期:2020-12-09 08:51 浏览次数:

说起生娃,那对每位妈妈来说都是一部心酸史。怀胎十月后,很多宝妈为了恢复产前的身材。

  但,普通的减肥方法并不适用于产后修复,以下误区更要避免!

  误区一:生完宝宝立即节食

  怀孕的时候,为了宝宝的营养和健康着想,很多宝妈无法顾及身形,长辈要求吃的补品一样也不落下。

  生完宝宝之后,有些宝妈便开始节食,希望通过节食让自己瘦下来,过度节食可能让你暂时瘦下来,但当你恢复饮食之后,很容易反弹,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。

  

  误区二:产后肚子松垮,一定要多做腹部训练

  产后有很多妈妈(不论胖瘦)都会出现同一个问题:为什么产后肚子松垮得厉害?即使缩进去了,也还是有两坨肉挂在那。“回不去”的那两坨,正是腹直肌

  想要消除产后小肚腩,一定要进行专业的评估,确定腹直肌分离的程度,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腹直肌分离的恢复,之后才能进行相关的腹部肌肉锻炼。

  如果在腹直肌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各种腹部运动,不仅会导致腹直肌分离程度越来越严重,还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。

  

  误区三 剖腹产不需要做盆底康复

  只有阴道分娩才会对盆底造成损伤,真的吗?

  因为在怀孕时,随着胎儿体积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,增大的子宫持续压迫盆底肌肉,会让它持续产生一个慢性的损伤,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盆底肌松弛,且剖腹产时子宫下段筋膜的损伤也会影响盆底肌的功能。

  其次,腹直肌分离、下腰背痛、耻骨痛等问题都会影响盆底肌的功能。因此,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,这种盆底损伤都是存在且相等的,所以产后也需要做盆底修复。

  误区四:还要生二胎,初产后就不做修复了

  很多妈妈认为反正要生二胎,可以暂时不做修复;有些在出现产后问题时也觉得做了也没有什么用;甚至还有些妈妈觉得,出现问题是月子没有坐好的原因,等生二胎的时候好好坐月子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。

  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!

  生完第一个宝宝之后,产后妈妈的子宫、盆底、腹部等都已经被改变了,如果有了问题不及时修复的话,已发生的问题就会在第二次怀孕时变本加厉。

  因此,生完宝宝之后一定要抓住产后半年修复的黄金时期,生二胎之前更要做好盆底检查,一胎对身体留下的伤害千万不要留到二胎再修复!

  误区五:现在没什么症状,不用进行产后修复

  有些妈妈生产完之后身体没什么明显的不适,例如:漏尿、下腹部坠胀、腰背疼痛等,就觉得自己不需要做盆底肌修复了。

  其实,妊娠和分娩已经让你的盆底功能受损了,虽然现在没什么明显的症状。但是在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才会逐渐出现腰背痛,漏尿、子宫脱垂等问题。

  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,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因素,因此建议妈妈们在产后42天去医院进行盆底功能筛查,有问题及时发现,尽早预防和治疗。

QQ咨询
关注展会官微
联系电话
182 0111 8607
返回顶部